欢迎来访江西理工大学无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官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学术活动 > 正文

国际创新研究院“赣鄱”学术论坛(第18期)成功举办:聚焦介观尺度储能材料的创制与应用——锂硫电池新型催化材料新进展

10-13

前沿聚焦 | “赣鄱”学术论坛第18期:山东大学熊胜林教授畅谈锂硫电池新材料与新技术

2025年10月11日上午9:30,由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主办的 “赣鄱”学术论坛(第18期) 在综合实验楼A1101成功举办。本期论坛特邀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熊胜林担任主讲嘉宾,作题为 “介观尺度储能材料的创制与应用——锂硫电池新型催化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” 的学术报告。论坛吸引了校内众多师生参与,反响热烈。




✦专家领航:深耕能源材料的领军者

主讲人熊胜林教授是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领军人才,并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,在能源材料化学领域成就斐然。

近年来,他在Acc. Chem. Res.、Angew. Chem.、Adv. Mater.、Nat. Commun.等国际顶尖期刊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,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,论文总他引超30,000次,H指数高达97。

他的研究紧密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需求,致力于解决介观尺度无机能源材料精准合成与组装的关键科学问题,并将其应用于水系金属电池、锂硫电池等前沿领域。


10409

✦报告聚焦:突破电池瓶颈,瞄准锂硫未来

报告伊始,熊教授指出,在 “碳中和” 国家战略背景下,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、成本和安全性方面逐渐面临瓶颈。而锂硫电池因其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、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势,被广泛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。

熊教授深入剖析了锂硫电池商业化面临的核心难题:正极侧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和令人困扰的多硫化物穿梭效应。针对这些“卡脖子”问题,熊胜林教授课题组开创性地提出了三大解决策略:1.“增数量”: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;2.“优环境”:优化活性位点的配位环境;3.“循环用”:实现活性位点的循环利用。

熊教授团队以碳基材料为主体,通过结构导向合成策略,可控制备了一系列多活性位点催化材料,应用于锂硫电池的正/负极载体或隔膜修饰层,有效抑制了穿梭效应和锂枝晶生长,为构筑高性能锂硫电池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。

✦展望未来:机遇与挑战并存

报告最后,熊教授总结了未来研究的攻坚方向: 实现多活性位点催化材料的低成本、规模化制备;在原子水平上深入揭示催化机制,建立清晰的构效关系;在贫锂相、贫液相等新型锂硫体系的构建上集中资源,寻求突破。

14AC0

本次论坛内容前沿、讨论热烈,不仅拓展了师生在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学术视野,本次论坛内容翔实、视野开阔,现场交流活跃,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能源材料领域的学术盛宴,也为我校相关学科的科研创新与交叉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江理无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官网
江西理工大学无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官网,及时发布中心最新动态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分子铁电材料、稀土功能材料、晶体工程等,欢迎访问。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